flag

初體驗 – Schwalbe雙腔輪胎系統

Feb 9, 2014
by Ian Chu  
輪胎大廠Schwalbe與德國零件廠商Syntace聯手開發新型的雙腔輪胎系統,宣稱這項發明可以增加抓地力同時減少爆胎的機率。這聽起來好的難以置信,但是我們與Switch-Bakcs.com在西班牙南部Malaga測試了兩天之後,卻沒有發生足以讓你退出比賽的爆胎狀況發生。這項發明的細節還有待公布,但是我們卻知道一些事…

photo
看見兩個氣嘴嗎?一個高壓氣嘴,用來將胎穩穩地貼在輪框上,另一個是低壓的外腔氣嘴。


雙氣腔?

Schwalbe跟Syntace一起絞盡腦汁試圖為登山車創造出具有革命性設計的產品。藉由這個雙腔系統,騎乘者可以使用較低胎壓騎乘,顯而易見這樣的設定將會大大增加外胎的表現性。起初,Schwalbe跟Syntace都個別都有這樣雙腔系統的想法。但是現在兩家公司決定聯手開發這項商品。

為何要搞一個雙氣腔的設計?「採用較低的胎壓,在off-road的騎乘上,外胎會有較好的表現 – 外胎表面能較服貼在地面上,反應更為直接靈敏。」Schwalbe是這樣說的。「這樣的輪子可以更輕易輾過地表起伏,提供更高的抓地力及控制性。但是一般來說,很難使用1.5巴以下的胎壓進行騎乘,因為在現今寬輪框的設計下,蛇咬的機率實在太高。低胎壓的設定對操控來說比較好,也可以減低彈跳感。但是蛇咬的機會還是存在。」這一個矛盾點就是雙腔系統想突破現有輪胎技術的地方。「解答就是雙腔系統。」他們解釋到:「在內胎之中還有一個腔體。這個內腔裡加入高壓氣體,可以避免內胎撞擊輪框邊緣。這個內腔體同時能把輪胎固定在輪框上,避免漏氣的現象,這通常在低壓的無內胎系統會發生。就實際狀況而定,外腔的壓力能夠降到1巴的低壓,而不用擔心蛇咬。」

photo
Schwalbe資深產品經理Markus Hachmeyer正在幾趟試程期間,忙著檢查胎壓。


裡面有啥玩意?

所以到底這個雙腔系統裡面看起來是怎樣?儘管Schwalbe提供了有所保留的簡略描述,我們還是不太知道裡面長得怎樣,在這次試乘之前,他們的保密功夫真是到家。很顯然的這上面有兩個氣嘴,然後裡面…他們說這跟現在許多下坡車隊,將密封的無內胎系統裡面加裝一條內胎,當成蛇咬發生時備用系統的發法不同。他們說這樣的設計主要是針對性能、調整輪胎的彈性曲線。他們還說Schwalbe的行銷與賽事支援人員Michael Kull,在加那利島那邊充滿惡劣的亂石與高頻率衝擊的路線上測試,他都無法把車騎到爆胎。

何時會上市?大概在2014歐展會有答案,到時我們會提供詳細有關設計與價格的資訊。Schwalbe說他們會負責生產及行銷方面的事務,這項產品將會與傳統的外胎與輪框相容,並且重量低於200克。

photo
Schwable贊助的法國Enduro車手Nico Lau與我們一同測試這個新的雙腔系統。他看來對這個設計深具信心。


Schwalbe大力推銷這個雙腔系統,顯然他們對這個系統在研發階段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說所有參與測試的人員,都對這個新系統的表現感到興奮:

•只要14.5 psi/1巴的氣壓,抓地力就已經非常強。外胎接觸地面的面積非常大,極少發生打滑的狀況。就算在最崎嶇的地面上,外胎還是貼在路上。

•外胎是車上最敏感的吸震單元。在低胎壓的設定下,輪胎可以提供額外的避震效果與抓地力,這使騎乘者在高速下,對車能有更高的控制力。

•並且不會發生蛇咬。撞凹的輪框也成為歷史。結果是即便在最崎嶇的路段,也可以使用更輕薄的外胎。此外,多出來的氣腔可以當成應急的後備系統。

photo
Schwalbe的行銷人員Michael Kull花了不少時間在測試這個系統,並且與測試這個系統的車手討論。估計今年就會看見一些世界盃車手使用這個系統出賽。


實際上路

上週Schwalbe非正式地邀請了一些單車媒體,而非正式的產品發表:那邊沒有ppt的簡報,沒有內含產品影像的紀念包或是隨身碟 – 就單純在歐陸的林道上,不斷接駁試乘。

其中有一天我們先用前後都是1.9巴的氣壓騎行。那大約是27.5 psi,是我預期使用無內胎系統撐一天的壓力。頭幾趟很好玩,輪胎感覺起來很好,在充滿尖石的路線上,沒人有漏氣的現象。兩趟之後Schwable的工程師將前輪氣壓降到1.2巴,後輪1.4巴,大約是17與20 psi。你在傳統的輪胎系統上,就算是用上有最厚胎壁的外胎,你也絕對不會用到如此低壓 - 就經驗來看,輪胎會左右搖晃,蛇咬的機會急遽增加。但是用上的Schwalbe的新系統,感覺起來並無異樣。在強煞的車情形下,我第一次感覺到不同的地方 – 因為增加的外胎接地面積,產生額外的抓地力,與路面滑動的機會減小,意味著我必須重新思考前兩趟使用的煞車點。

photo
通常用17 psi胎壓殺彎,你會三思而行,但是用上了穩定的雙腔系統,你想都不用想。Nico Lau真的很快 – 他在2014賽季應該會有很好的表現。


在平面轉彎時低壓設定表現良好,但是在鬆土的車轍裡,感覺就有點奇怪 – 跟較高胎壓的設定比起來,輪胎好像會一直想攀上車轍邊緣。但是我大多都在濕冷的英國地形上騎乘,這種又乾又鬆的地形我最近不常騎。所以有關這樣的表現,你就自己去體驗一下吧。

那到底這兩天使用雙腔系統騎乘下來,有沒有什麼問題呢?在我用低壓設定的第三趟,後輪紮實地撞上了一塊石頭,感覺後避震氣都觸底了,這通常已經蛇咬了。又騎了一小段之後發現,後輪依然保有壓力。路線結束之後,用手指壓了壓後輪,發現後輪比前輪還硬 – 在我撞上石頭的時候,一定發生了什麼事,輪胎沒有蛇咬,壓力反而增加了。午餐時我跟Schwalbe的代表聊到這個問題,想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們口風很緊。隔天Schwalbe的資深產品經理Markus Hachmeyer跟我說,內腔體沒被正確定安置在位子上,所以在撞上石頭的同時,內腔體的高壓洩漏到外腔體。要是在正式比賽裡,我倒是會很高興因為撞擊而在終點前能多10 psi的氣壓,而不是拖著破胎過終點。這點也表示出,就像傳統輪胎或是無內胎系統,正確的安裝是關鍵。

盡管對於這系統實際的資訊不多,但是似乎它能提供許多低壓設定鎖帶來的好處 – 低壓能更穩定,多虧低壓才有額外的吸震效果 – 因為用了大氣腔的輪胎,所以蛇咬的機會也減低了,並且增加輪胎接地面積。就算你真的弄破外腔體,比傳統內胎還小的內腔體,還是能維持高壓,讓輪胎在輪框上維持正確的位子撐完整趟騎乘。

Pinkbike結語:
bigquotes我們還是沒看到Schwalbe雙腔系統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猜這大概是兩個無內胎系統,而非傳統內胎加無內胎系統。高壓的內腔體大概是被輪框趁帶包含著。在官方正式公開資訊前,我們只能猜,但是的確我們體驗到,能夠用無法想像的低壓去跑還滿崎嶇的地形卻還不會爆胎。這不只是我們的結論 – Schwalbe的贊助車手,Trans-Provence冠軍車手Nico Lau也跟我們一起騎乘,儘管他用對我們只能用想的速度在狂野的走線上飆速,在這兩天的騎乘他也沒有爆過一次胎。目前Schwalbe將這像最新技術定位在像是下坡或是Enduro的重力項目,但是他們已經有在討論要應用在所有的越野騎乘中,包括XC與公路越野。如果你騎off-road,低胎壓會幫助騎乘,但是相對會增加爆胎、損傷輪框、失去穩定性、漏氣(無內胎系統)等風險。藉由雙腔系統,Schwalbe與Syntace看來正聯手找出低壓難題的解答,讓高抓地力與輪胎穩定性不再是矛與盾的局面。Andy Waterman


Author Info:
claudedore avatar

Member since Oct 11, 2008
273 articles

4 Comments
  • 1 0
 这套东西买下来肯定不便宜 !
  • 1 0
 听起来不错,期待进一步测评。
  • 1 0
 革命性的發明?!







Copyright © 2000 - 2024. Pinkb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v65 0.026249
Mobile Version of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