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g

高點的視野 - Trek CEO John Burke專訪

Nov 4, 2013
by Ian Chu  
John Burke Photo by Sterling Lorence

Trek大事記

1975年:由Richard Burke與Bevil Hogg創立
1976年:手工焊製900支鋼車架。
草創時期工廠「紅榖倉」原為地毯倉庫。
1985年:第一支鋁車架Trek 2000。
1989年:第一支碳纖車架Trek 5000。
1992年:OCLV碳纖車架公開。
1993年:併購Gary Fisher單車。
1998年:先進概念中心(Advanced Concept Group)設立。
員工人數:1600(2006年)


如你所知,Trek是全世界最大的品牌之一,但是這家美國廠牌在登山車、公路車與城市車上,並沒有另人眼花撩亂的產品線。事實上,他們曾經一度只供應一款銀色拋光旅行車空車架,要價275美金。跟現代的車架比起來沒有比較貴,但在1976年當時,這可是筆不小的數目,這個價位就剛剛好將Trek定位在這種產品區間的中高的位階,而當時這類產品大部份都是日製的。在那個年代,車架都在一間改裝的地毯工廠裡製造的,大家暱稱這邊叫「紅榖倉」,這是在1980年,在消費者大量購買他們的鋼管車架,不得不搬到大廠房之前 – 他們的銷售業績在1981年增加了一倍,並解根據Trek的說法,在1982又再翻了一倍。在1983年,第一支原型鋼管登山車架亮相,雖然當時還稱不上是真的「登山車」,因為只是把公路車架拿來稍微改一下。從那時開始,演進不斷發生,Trek扮演了工藝先鋒的角色,從1992年使用OCLV(Optimum Compaction, Low Void,優化堆疊低間隙)碳纖製程,推出第一支碳纖車架,到今日全碳纖頂級的Session 9.9下坡車架。

Trek執行長John Burke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因為他的父親Richard Burke,就是Trek的創始人之一。想一下這個問題:這家由創始人兒子經營的公司,到了今天這年代跟歲數,賺進了多少大把銀子?答案是其實不多,因為Trek的執行長,不像大部分其他美式企業那樣做事。Burke不是一開始就坐上CEO的位置,起先他從接包裝訂單開始幹,然後升上銷售業務,最後是客服部門。你可以想像,相對於其他公司,這些經歷讓Burke有獨到的視野來經營公司,而這也是為什麼他把單車推廣,從IMBA (IMBA,International Mountain Bike Association,非營利性機構,旨在代言及推廣林道建造),到單車專用道,放在行事考量清單上優先的位置。

你的父親,Richard Burke,Trek在1976年創辦人之一,在威斯康辛傳奇性的紅榖倉裡生產出公司第一支手工焊接車架。那些日子,你想到哪些事情?

哈!在那些日子,我記得幾個Trek員工會拿一些車架跟零件到廠房給我老爸看。我記得看見Heely的第一個拋光花鼓。有些人會來這邊參觀工廠,我記得老爸總是喜歡跟他們聊生意。不管何時或到哪裡,我們都在聊生意,他告訴我Trek經營的如何。我記得那時在Trek的第一間經銷店開幕,在Pine Knoll Supper Club舉行,那邊大概有二十家不同的經銷店。那是Trek的第一年,我們大概只賣了900台車,但是我覺得還滿酷的。我記得那時星期六會跟老爸去倉庫盤點…那時我應該只有16歲,拿的是臨時駕照,開車回家路上竟然睡著了。他對這件事不是很高興。


你寫過一本書叫「最後一件好事」,裡面是有關你跟父親的關係,並且深入描述Trek的歷史。撰寫起來很困難嗎?或是你對這本書的主題有著強烈的感覺,很容易就將腦子裡的東西寫下來?

我覺得還滿容易的。原本我是要寫給我兩個小孩看的,唯一的原因是我老爸教給我很多人生寶貴的課程,在他生命最後的88天,對我來說是很感動的一段時光。我希望我的小孩Rich跟Courtney也能夠了解。所以後來在三四年不斷飛行的旅程中,我把這些東西寫下來,從沒想過給他們兩個之外的人看,但是寫完後,又覺得這些東西會許對別人也有益處,所以我給出版社看,他們覺得內容好到可以出版成書。

從1998年開始,你就一手經營Trek,但在之前你就已經長期經歷公司各項職務。在你當CEO之前,你做過哪些工作?又如何最後轉換到這家由你父親創立的公司CEO職務?

我在大學時第一次進入Trek工作,做的是在倉庫裡接單打包的工作,我做的很好。每天在打包活做完之後,如果還有時間,我就拿起電話試著推銷,在方面我也做的不錯。大學畢業後,我成為到處旅行的業務代表,同樣也幹的很有成績。經過一年半之後,我晉升到客服部門。當時Trek的客服部門並沒有太好的名聲。我下面有一組非常棒的團隊,我們漸漸將事情調整到位,很快地就能給顧客最好的服務。我參與當初Trek全球化的計畫,這是一段非常有價值的經驗,當時我參與了很多有關產品方面的事務。那是對後來全權管理Trek是很有幫助的訓練。我漸漸了解商業是如何運作。

那些「想當年」感覺起來已經很久以前了。現在Trek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品牌之一,就像其他牌子一樣,在當初都是從卑微的地位爬起來。你覺得父親在1970年代所堅持的企業精神,在今天的Trek,全球擁有2000名員工,還扮演重要的角色嗎?

這肯定是。在很多面相仍然持續影響著Trek,我只給你講兩個事情。父親他是從銷售起家,他很清楚就是他喜歡聆聽顧客的意見。Ben Franklin曾說過:「不要從一個人說的話判斷他的智慧,而是要從他問的問題。」父親是位問問題的專家,同時也聽得懂顧客要什麼,然後給顧客超過他們期待的回復。這是Trek的核心價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另一個他留下的重要影響是,Trek不只製造、設計、販賣最好的車,並且從中獲利,我們是會做這些事,但是我們更試著藉由品牌來做好事。我們珍惜Trek的品牌,藉由她來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有件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是,我們已經資助國際登山車協會連續十年。我們是第一個站出來這樣做的公司,承諾「每賣出一台全避震車,就捐10美元給IMBA」,目前還沒有其它人這樣做。所以每年我們都開出大張支票給IMBA,這是我們很自豪的。如果你去看看我們在Madison進行的B-cycle計畫,我們捐了價值200萬美金公共單車租賃系統給Madison,因為我們想學習公共租賃系統是怎麼回事,同時也覺得能夠提供這樣的服務給大眾也很好。我們在Bike Belong與美國單車騎士聯盟也做了很多事,因為我們想幫助人們將單車在生活裡做更大的利用,覺得這樣的事很酷。

bigquotes我在大學時第一次進入Trek工作,做的是在倉庫裡接單打包的工作,我做的很好。每天在打包活做完之後,如果還有時間,我就拿起電話試著推銷,在方面我也做的不錯。

大家都覺得讓更多人能認真騎車,不管是對登山車、公路車、上班通勤騎士或是週末與家人外出休閒的人都一樣。要推動這樣的事,首先就是要為這項運動發聲,而你很熟悉這項任務。如果現在給你三個願望來達到這樣的目標,將會是什麼?還有為什麼你會這樣選擇?

好,我會先回到以前在拉斯維加斯車展,那次對於要如何在2025年(至少是在美國)達到5%人口使用公共單車的題目做演講。我提了幾個想法,其中一是要成立一個策略中心,所有的資訊可匯集到這裡,並且所有單位可以有更組織性、更正式的方式集合。在過去美國有太多對於公共交通的計畫沒有好好執行,只因為沒有好的成員組織架構。過去推出過Bike Belong計畫,由Jenn Dice(我認為全美最佳的單車推廣代言人之一)擔任Bohm策略中心主任。在Bohm策略中心,從參議員、國會、名人、市長與愛好者這些關心單車發展的人產生的資訊,都可以有系統地整合在這邊,所以當有需要堆動一些事情時,馬上可以知道有哪些人可以真的出力貢獻。在過去我們沒有好好落實這件事。所以這是第一個願望。

第二是我真的很想在單車推廣上,成立類似全國槍枝協會的組織(NRA)。另一次在威斯康辛大學對於城市計畫的演講中,我問這個組織裡的人,一個星期你騎幾次車?在30人裡面,有25個人舉手。然後我又問:「那你們之中又有幾個人有參加推動城市友善騎乘環境的組織?」沒人舉手。我真的覺得,在美國有數百萬的人關心單車發展。他們想要有更好、更安全的環境騎車,但事實上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參加推廣這樣觀念的團體組織。這個願望後來變成了People for Bike這個組織,就像是單車的NRA。

最後是希望所有關心單車的公司,能夠真正具體對將美國打造成單車友善的國家做出貢獻。你會很驚訝發現,在美國只有20%的公司,真的做到這些事。看看有多少公司賣登山車,再想想這數據,感覺起來很喪氣。如果你去問IMBA頭頭:「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出力做事?」答案就是20%。所以地三個願望就是,每個真的關心單車的人,不管是業界、銷售端.騎車的人,真的要實際參與。大概在明年,將會有些讓業界、銷售端與消費者能夠參與的運動產生,這些運動越多越好。

Trek

許多城市與地方單位對單車做出一些好建設,像是公園裡或是路上通勤的專用道,並且鼓勵人們多騎車,但是其它地方似乎將單車的重要性放的很低。你想誰應該介入改變?

我想把事情看廣一點。在Madison與威斯康辛,都是在美國的單車友好城市。但要是跟荷蘭、丹麥或是德國比起還,還是遜色很多。所以重要是每個人都要站出來。看看地圖上,許多城市都已經加入單車友好城市的行列 – 紐約、華盛頓、洛杉磯都正在進行許多建設。但是你知道嗎,上週我在聖塔芭芭拉,遇到一些當地人 – 那裡正是單車友好代言的最佳地點,但是並沒有什麼事在進行,只因為他們沒有資源去這樣做。以前從未像現在這樣,到處都有機會推動,許多地方都在進步中。

在北美,很多地方沒有單車專用道,原因常常是歸結到因為沒有這麼多的人騎車休閒,尤其是跟一些歐洲國家比較,又有人說單車在我們的文化之中並沒有那樣的地位。你覺得什麼是沒這麼多人使用單車的主因?

沒那麼多人騎車的最主要原因是路上沒有獨立的單車道。有份研究指出,只有1%是單車死忠派,7% 是積極參與者,但是有40%的人有興趣,卻因安全考量卻步。40%是很大量的人口。還有35%的人沒興趣,永遠不會騎車,我不管這些人。如過這40%的人住在荷蘭,他們會每天以單車當交通工具,但是在美國他們不會這樣做,因為他們不想卡在車陣當中,跟旁邊的汽車只有一步之隔,在路上爭道。我想有個很大的問題是(在過去15年間已經有許多成功的單車推廣運動)過度強調路上的單車道會與汽車競爭有限的空間。但是如果真的想做事,那就一定得畫出分隔的空間。如果你看看現在正在進行的單車道計畫:你就會看到裡面有許多具創意性的解決方法,便宜地將單車與汽車分開。在五年、十年後回頭再看看,你會發現:「哇,這些計畫真的對美國的單車運輸做出改變。」

1976年,你第一年在Trek工作,當時公司的威斯康辛「紅榖倉」工廠生產了近900台手工焊接車架。回到2013年的今日,Trek同樣也在威斯康辛生產高端的手工碳纖車架。美製生產對你個人來說有什麼重要性?過去幾年你有發現在美國生產是件簡單或是困難的任務?

我想這變得困難了,我們是唯一在美國這樣做的公司。其它公司都不在美國製造了。Cannondale沒有、Specialized沒有,只有Trek這樣做。這樣做很艱難,也很昂貴。但是我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我們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車。如果你看Madone 7系列,Session、Speed Concept這些美製車架,他們都是完美的產品。在美國我們可以控制品質,因此可以做出最好的東西。第二是這邊是很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在美國、亞洲、德國都有生產,但是高端車架都是在美國生產,這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定位出所有價位區間 的產品。

我想很多消費者都認同美製產品的品質,但是過去幾年間,海外品質以進步迅速,許多做出來的東西品管標準都已經可以與美國本土相比。對於過去幾年的轉變,堅持將碳纖車架留在美國生產,似乎是個成本很昂貴的決定?

喔,第一我們跟別人不同,全美國只有我們這樣做。第二是公司本身可以有很多學習機會。第三是有關Project One。Project One實在太棒了:顧客可以自行選擇零件,挑出喜歡的顏色,在兩週內我們就可以把車寄給你。我們想在未來將這個計畫擴張。

Project One計畫最近也將登山車系納入,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交貨時程。你覺得什麼可以刺激更多公司將生產線設置在美國?

這是個好問題。這很困難。美個產業都不一樣,你無法以一概全。對單車產業的挑戰是所有的供應商都在亞洲,所以單車產業甚至比其它產業還要困難去這樣做。

Project 1 truck at sedona arizona Photo by Sterling Lorence

Trek在過去十年間,在背後推動了許多單車科技的新發展(像是29吋幾何,OCLV等等),這其中你覺得那一項在你心中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是碳纖製成的發展。如果回到1992年,我們是第一家製造全碳纖車的公司,現在想想當時大家都會想:「不要買那種車,你不需要碳纖車,大家都在用鈦管,M4鋁管,你應該使用這些材料。」我們堅持下來,不管是在公路車或登山車。而現在每家公司的高端產品都是碳纖。這樣堅持很不容易。在今天你到亞洲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人代工,但是在早期這可是時代尖端的技術。到今日我們仍一直在精進技術。

對Trek自己的車呢?有沒有哪個型號,在你的心裡帶來最多回憶的?

有好幾台。1985年的Trek 2000,Trek的第一台鋁車。他是現代碳纖科技車架的前身,配有檔位指示的Dura-Ace SIS變速系統。她是造車工藝由過去躍進到現代的轉換角色。我們第一台碳纖車是Trek 5500,在1992年上市,這又是另一個躍進。還有1995年的Y Bike。這些都是出色的好車。2008年的Feul EX。Trek有一陣子在全避震車系的開發上搞得有點辛苦,但是後來一推出來,我們感覺到:「哇,這真是台好車。」全浮動(Full Floating)、主動式煞車轉點(Active Braking Pivot)這些都是出現在Trek歷史中絕佳的科技。都是好東西。

bigquotes因為Trek是非常重視科技,我想比其他公司都還要多。參加比賽所帶來的好處是,把有能力將車的性能操到極限的選手,與在設計及工程端真的想突破單車科技的人媒合,讓他們互相溝通。

Trek

不知道你有沒有預見這樣一個未來,如同機車工業一樣,大公司也製造幾乎所有成車上的零件?現行這樣做的廠商主張整車整合設計,能讓車有更加的性能。

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整合的工作,比任何公司都多。在公路車系,在Madone與Speed Concept,煞車已經被整合進去。在登山車系,我們跟Fox與Rockshox緊密合作,DRCV客製化後避震就是個例子。Jose Gonzalez是我們在海外避震研發中心Santa Clarita的員工,對這個例子貢獻了很多。生產部分還是在避震器製造商那邊,但是研發部份是共同參與的。再看看SRAM跟Shimano,就像是英代爾在晶片製造業那樣,由這些供應商所供應的產零件讓車整體價值提昇,這方面我不預期會有大改變。

犯錯、下決定都是學習的一部分,但是在Trek過去的37年裡,有沒有什麼事,如果可能的話,讓可以你回頭再來一次?

哈!你對錯誤的定義下的很好。Trek歷史中得到我最少關愛的車事是990年的Trek 6000。這是台螢光黃帶有黑色點綴的車。這大概是我們製造最差的一台車。變速不太靈光,煞車很差。我留下這台車將近20年,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一樣的錯誤。

Trek

單車媒體宣傳在過去十年有急遽的變化,線上資訊有指數性的爆炸,跟90年代與2000年初,相對印刷方面的媒體急速下滑。你覺得未來十年裡,對你經營生意上會帶來什麼變化?

對我來說在單車界,這些網路與紙本媒體發生的事都很自然。在所有產業你可以看見類似的事,所有東西都網路化。我個人樂見其成。我認為(我要發表高論了),世界上充滿太多對小問題的挑剔,所以沒有人真的退一步看看,然後真的贊同我們所擁有的。在現代世界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有能力擁有大量的資訊及新聞。只要按按滑鼠,我就能獲得任何資訊,實在是太棒了。因此我可以即時更新任何單車業、任何登山車圈的資訊,我可以知道匯率的變化 – 世界就掌握在指尖,我覺得大家將這樣的能力當成理所當然事很好的事。

除了能夠輕易觸及資訊,網路同樣對於購買單車及零件的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就像許多公司都開設線上商店一樣。但是Trek並沒有這樣做,反而仍然在Trek授權商店販賣。對於網路販賣這點,你覺得有什麼優點跟缺點?在未來你有看見什麼變化嗎?

真是個好問題,這只有時間會給你答案。我只能告訴你一些確定的事:單車是件科技商品、每台車都有幾種不同的尺寸、每台車都需要保養。而這些事都無法以網路的形態達到,最好是由真人親自進行 – 這最好是在車店裡實際進行。如果我們講的是書,如果是iPad,那網路就很合理,但是如果我們講的是你買一台正確的車,有正確的尺寸,然後與會好好照顧你的車的技師實際互動建立關係,我寧願到一家好車店買車。現在還是有很多好車店。

老實說,可能對或不對,大部分選手無法想像像Trek這樣的大公司老闆,會如此經常出去騎車。我們很想知道:你會花上幾小時在高爾夫球場上或是狠狠地騎上幾十哩路?

這兩者之間,你大概會發現我會待在單車上。我大概一年會騎5,000英哩。我喜歡騎車上下班,大概是22.4英哩。每年夏天我跟老婆會到法國騎車,追隨環法的腳步(l’Etape du Tour)- 去騎環法最難的一站。我自己的計畫是,在70歲之前每年都去。在冬天威斯康辛是天殺的冷,所以在Santa Barbara我們有棟房子,冬天我喜歡在Romero峽谷裡騎。我最喜歡在秋天裡騎車。這是在一年之中,一天忙碌之後最好的時刻。我也會在我們Trek自家林道上騎登山車。如果是在秋天晚上將近6:30,天色漸暗,飛快穿梭在林道上,那種爽度是沒有什麼事能比擬的。

www.trekbikes.com

Posted In:
Interviews Trek


Author Info:
claudedore avatar

Member since Oct 11, 2008
273 articles
Report
Must Read This Week
Sign Up for the Pinkbike Newsletter - All the Biggest,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 in your Inbox
PB Newsletter Signup

4 Comments
  • 1 0
 怎樣理解;有你自由,但中文版絕對獲益良多 ; )
  • 1 0
 trek真是不错的自行车
  • 1 0
 沙发!这个翻译得好啊!!!
  • 1 0
 广告







Copyright © 2000 - 2024. Pinkb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v42 0.031225
Mobile Version of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