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Outside

HT Leopard M1 卡踏 - 測評

May 20, 2016
by Ian Chu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HT 最為人知的就是他們提供了非常多樣的平踏板選擇,但是這篇測評卻是最新輕量化 XC 卡踏。這副輕巧的 Leopard M1 重量只有 299 克,上頭 CNC 切削出的卡踏機構只適用 HT 自家系統。有兩種版本選擇:要價 229.99 美金的 M1T 配有鈦軸心,只有 252 克。這篇測試的標準 M1s 版本使用鋼製軸心,售價為合理的 129.99 美金。
Leopard M1 細節

• 設計用途:XC / 林道
• CNC 切削鋁合金卡入機構
• 廣大鋼簧張力調整區間
• 針狀培林 / IGUS 襯套
• HT 專用卡子 (4° 或 8° 浮動範圍)
• 卡子鎖孔相容於 SPD 螺孔
• 鋼製(本篇測試)或鈦製轉軸
• 11 種顏色選擇
• 重量:299 克(鋼軸版實測)
• 市售價:129.99 美金(鋼軸版),299.99 美金(鈦軸版)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售價 129.99 美金卻只有 299 克,M1s 具有相當高的性價比。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HT 的卡踏需配合 HT 卡子。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對卡踏的選擇,不外乎是採用 Shimano 的 SPD,或是 Crankbrother 的專用卡子。HT 採用自家的卡入機構,所以就必須使用他們自己的卡子。有兩種卡子可供選擇,在原裝盒中會附上 4 度浮動範圍的 X1 卡子。你想要腳部有更大的擺動範圍嗎?那就另外購買 X1F,它可提供 8 度的浮動範圍。

卡入機構與其他採用鋼簧的機構一樣,不過後端卡槽與前端鋼簧的形狀卻與其他設計都不同。鋼簧可用 3mm 內六角板手調整張力,上頭的刻度顯示可以提供鋼簧張力的正確訊息,讓所有機構的張力一致。M1s 提供了很寬廣的張力調整區間,從輕鬆脫卡到緊到幾乎脫不下來,就看使用者個人喜好決定。這使 M1s 成為進階與專業等級使用者的好選擇,因為它提供了充足的鋼簧張力。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張力刻度讓使用者清楚知道鋼簧張力大小。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從左到右:外蓋、鎖定螺帽、外環 / 培林 / 內環構成止推培林、片狀彈簧與墊片。

CNC 切削的鋁合金本體中容納了三種不同培林構造,HT 稱之為 EVO+ 系統。IGUS 襯桶安裝在靠內側端,跟其他踏版設計類似,但是 HT 在中央使用了針狀培林,而非另一個襯桶、標準密封培林或是什麼都不放。外側端則有一小顆由三個元件組成的止動培林,還有一小塊片狀鋼簧提供鎖定時的壓力。

鋁合金外蓋可用 6mm 板手卸下,如果有需要,轉軸張力可用 8mm 套桶板手調整。不過這需要較薄的套桶板手進行,一開始我就遇到這個問題,不過自己把套桶磨了幾下就解決了。






實際表現

儘管卡入機構設計不同,M1 的卡入動作還是與 SPD 卡踏十分類似。腳尖插入,腳踝下壓,這對任何以有使用卡踏經驗的人來說再自然不過。卡入時會有非常明顯「咔」的感覺,你絕對不會懷疑到底有沒有卡進去,脫下時也是一樣。

我測試時使用 X1 4 度卡子,但是使用這個卡子時,其實難感覺到足部的移動 - 剛開始我還以為這是零度浮動範圍,直到我單獨把鞋子卡進去,用手前後晃動時才確認。設計上是有著 4 度的浮動範圍,但其實感覺不太出來,所以如果對於幅動範圍比較敏感的人,建議使用有 8 度範圍的 X1F 卡子。有趣的是,我用過其他具有 4 度浮動範圍的卡踏,感覺都很正常,所以如果 M1s 沒有真的像 HT 宣稱的那樣具有 4 度浮動範圍,我也不會太意外。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左邊是 HT M1,右邊是 XTR。

就跟 HT 其他卡踏一樣,M1 提供了廣大的鋼簧張力調整區間,從輕鬆脫卡到緊到必須先脫下鞋子才能離開踏板都可以達成。這聽起來像在說笑,但是用 3mm 內六角真的可以把鋼簧條到超級緊的程度,讓卡子要進入 M1 比要進入白宮還困難。把調整螺絲調鬆個兩圈,取得了我個人較合用的張力程度。這還是比一般標準 SPD 卡踏還要緊,不過這讓我在快要失速的陡坡上,需要臨時脫卡時不致於脫不出來。

事實上在使用 M1 的經驗中,我不記得有過意外脫卡。不過在使用 XT 或是 XTR 的時候,幾乎每次都會發生。這在錯的時候發生,是很恐怖的一件事。當然這還是跟騎乘風格與整個腿部使用方式有關,因為我知道有些人使用 Shimano 卡踏,調整到最低張力時,也沒出現過任何意外。如果你有 Chris Hoy 的腿力,那你大概就會需要將張力調到最緊。根據張力刻度的指示,將四個卡入機構的張力都調整到最緊程度的四分之三,就可以確保不會有意外脫卡的狀況發生。


我側試過的 M1 卡踏看起來像是剛從戰場送回來的,但是這些都只是外表損傷,並且只有在鋁合金踏板部分。左踏板的確在培林部分留下一些使用痕跡,這是因為我用了薄型 8mm 套桶板手,想要鎖緊藏在鋁質外蓋裡面的鎖定螺帽。除了這一點點小小的調整之外,其他部分都運作流暢。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一副 XTR 重量 305 克,而一副 M1s 卻只有 299 克。


將 M1s 與大多數人視為最高標準的 Shimano XTR 卡踏來比較是很合理的。就這樣做吧。因為是 XC 用途卡踏,所以就必須提到重量,事實上鋼軸版本的 M1s 要比 XTR 稍微輕一點點,299 克對上 305 克。鈦軸版本 M1T 甚至更輕來到 252 克,多了 100 美金設價換得 47 克的輕量化。這是你的選擇囉。再來比較價格,HT 在市售價上擊敗 Shimano,鋼軸版 129.99 美金,XTR 卻需要 179.99 美金。

再來看看體積,XTR 外部高度 15mm, M1s 則是 17mm。


HT M1 pedal review test
   XTR 比 M1s 多提供了 2mm 的高度空間。


XTR 與 M1s 兩者都可以調整轉軸張力,但是操作上卻有極大的差異。Shimano 使用杯/錐體迫緊單元,而在 HT 卡踏,內側端使用 IGUS 襯桶,再來中間是滾動培林,最外側則是三元構成的止動培林,轉軸壓力施加於上,只需用套桶版手就能調整轉軸張力。這兩種設計都運作的很好,不過一個以 8mm 套桶板手就能調整的系統,還是比需要拆下 Shimano 杯/錐體轉軸的系統來的簡單多了。


Pinkbike 結語:
bigquotesLeopard M1s 比起 XTR 的確較輕、較便宜,並且具有廣大的鋼簧張力調整範圍,不過最後一點才是 M1s 在我心中勝出的關鍵。將張力調緊直到不會意外脫卡,這意味著我會繼續使用 M1s 好一段時間。我發現唯一的問題是隨踏板付送 X1 卡子似乎並沒有浮動空間,HT 應該也要附上 X1F 卡子,或是也推出只有附上 X1F 卡子的組合。 - Mike Levy





更多本篇測評高畫質照片



Author Info:
claudedore avatar

Member since Oct 11, 2008
273 articles

0 Comments







Copyright © 2000 - 2024. Pinkb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v56 0.470255
Mobile Version of Website